近日,一则刊登在报纸上的公告引起了不少沈阳人对“沈阳红梅”的关注。公告称:“因为企业破产清算,下列职工及离职‘挂名’人员在9月29日17时前至企业清算组办理劳动关系手续等事宜。”
公开资料显示,沈阳红梅集团前身是沈阳味精厂,成立于1939年,已有70多年历史。红梅牌味精的商标诞生于1962年,于1979年、1983年和1988年连续三届荣获国家质量金奖。然而,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,沈阳红梅集团近十几年来不堪重负,于2012年4月27日向法院申请破产,2014年5月28日被法院裁定破产。
从辉煌到淡出调味品市场,很多人想问,红梅味精到底怎么了?几十年来它经历了哪些故事?现状如何?未来如何?带着读者们的疑问,本报记者探访红梅厂区,采访清算工作组以及红梅的老员工,逐渐还原红梅味精近20年来的变迁脉络:很多老沈阳人舌尖上的那缕鲜美如今已变得酸辣甚至苦涩。
被鸡精“更新换代”而落寞
红梅味精曾是沈阳的名牌产品,很多年前是沈阳人馈赠亲朋的极佳礼物,但早在申请破产之前,味精就已经在调味品市场中逐渐被边缘化。
近日记者对调味品市场进行了走访,在铁西区北二路某大型超市的调味品货架上,鸡精是绝对“霸主”,有太太乐、厨师乐等众多品牌,有大中小不同规格的包装,还有从蘑菇、青菜里提取的“蔬之鲜”等新一代产品,占了货架上的好几排。而味精的品牌和商品都极少,在货架上的位置甚至不如腐乳、胡椒粉“宽敞”。
鸡精是新产品,价格比味精贵一倍以上。如某品牌的味精250克售价6.5元,而同规格的鸡精要卖10.9元。尽管经济实惠,味精还是被大多数消费者抛弃了。超市的售货员告诉记者,据她观察,味精的销售量很低,不及鸡精的10%,“买味精的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少有年轻人买味精。”